|
-
回上一頁
基本資料
|
朱文光 老師的基本資料
教師姓名
|
朱文光 |
職稱
|
副教授 |
e-mail
|
wgzhu fcu.edu.tw |
分機號碼
|
#5384 |
|
專長
專長
|
專長
|
1 |
人文研究方法論Research Methods in the Humanities |
2 |
佛學Buddhist Studies |
3 |
中國思想史The History of Chinese Thoughts |
4 |
文學理論Literary Theories |
5 |
新聞寫作News Writing |
6 |
文化符號分析Ideological Analysis of Cultural Symbol |
學歷
學歷
|
畢業學校
|
主修學門系所
|
學位
|
時間(起)
|
時間(迄)
|
1 |
國立中正大學 |
中國文學系 |
博士 |
1998-09 |
2002-06 |
2 |
國立中興大學(台中) |
中國文學系 |
碩士 |
1994-09 |
1997-06 |
3 |
國立台灣大學 |
中國文學系 |
學士 |
1991-09 |
1994-06 |
校內經歷
校內經歷
|
服務系所
|
職稱
|
時間(起)
|
時間(迄)
|
1 |
中國文學系 |
副教授 |
2008-08 |
迄今 |
2 |
中國文學系 |
助理教授 |
2005-08 |
2008-07 |
3 |
中國文學系 |
系主任 |
2014-08 |
2017-07 |
校外經歷
校外經歷
|
服務機關
|
服務單位
|
職稱
|
時間(起)
|
時間(迄)
|
1 |
台南女子學院 |
通識教育中心 |
助理教授 |
2002-09 |
2005-07 |
2 |
國立中正大學 |
中國文學系 |
講師 |
2000-09 |
2002-07 |
發表期刊論文
發表期刊論文 |
1 |
朱文光,
"漢語知識版圖的新規劃:邁向文化符號學之路,"
興大中文學報,
25, PP. 357~372,
2009-06.
|
2 |
朱文光,
"楊文會《孟子發隱》探析,"
興大中文學報,
第21期, PP. 1~23,
2007-06.
|
會議論文
會議論文 |
1 |
朱文光,
"置身科幻語文迷宮:關於賽博龐克研究編程的一則寓言,"
當人文遇上科技:2019年數位人文教學與應用學術研討會
, 151-185
, 2019-04.
逢甲大學.
|
2 |
朱文光,
"佛教「中有」研究相關漢文資料(2008-2016)述評,"
2017年佛學與人生國際學術研討會
, 177-190
, 2017-11.
逢甲大學第六、第四國際會議廳.
|
3 |
朱文光,
"從《參同契闡幽》看道教典籍蘊含之佛理,"
第二屆國學學術與應用研討會
, 5-23
, 2016-04.
逢甲大學第四、六國際會議廳.
|
4 |
朱文光,
"唐代以前漢文佛典譯詞流行變化初探:以大正藏所見「中陰」、「中有」、「中蘊」三項譯詞為例,"
2013年佛學與人生學術研討會
, 12
, 2013-11.
第六國際會議廳.
|
5 |
朱文光,
"懺雲法師生平與志業略考,"
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開幕研討會
, 12
, 2013-04.
高雄:佛光山、宜蘭:佛光大學.
|
6 |
朱文光,
"文化符號學理論之困境與出路,"
2008經學與文化學術研討會
, 31-20
, 2008-12.
國立中興大學.
|
7 |
朱文光,
"《中有聞解脫》法性中有顯相之意涵,"
2007年佛學與人生「佛法、科學與生命教育」學術研討會
, 1-18
, 2007-11.
逢甲大學人文社會學院.
|
8 |
朱文光,
"從《中有聞解脫》看佛教文本的隱喻及象徵,"
第三屆佛學與文學、史學學術研討會
, H1-H21
, 2007-05.
玄奘大學善導活動中心聖印廳.
|
9 |
梁麗玲、朱文光,
"從寫卷題記看唐代佛典翻譯,"
唐代文化、文學研究及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
, 1-20
, 2007-05.
逢甲大學第六國際會議廳.
|
10 |
朱文光,
"楊文會《孟子發隱》探析,"
2006經學文化學術研討會
, 1-20
, 2006-12.
中興大學萬年樓402室萬年廳.
|
專書及技術報告
專書及技術報告
|
類別
|
作者群
|
書名
|
出版單位
|
出版單位國別
|
出版日期
|
頁數
|
內容來源
|
備註
|
1 |
專業書籍 |
朱文光 |
西藏佛教生死學 |
台北:文津出版社 |
中華民國 |
2008-07-01 |
368 |
原著 |
無 |
2 |
專業書籍 |
朱文光 |
佛學研究導論 |
台北:文津出版社 |
中華民國 |
2008-05-01 |
288 |
原著 |
無 |
專書論文
專書論文
|
作者群
|
論文題目
|
書名(編輯者)
|
出版單位
|
出版日期
|
卷期別頁數
|
備註
|
1 |
朱文光 |
佛教「中有」研究相關漢文資料(2008-2016)述評 |
2017年佛學與人生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|
逢甲大學出版社 |
2018-04-01 |
177-190 |
|
2 |
朱文光 |
從《參同契》看道教典籍蘊含之佛理 |
第二屆國學學術與應用研討會論文集 |
逢甲大學出版社 |
2017-08-01 |
ISBN:978-986-5843-47-2(pp.5-23) |
|
3 |
朱文光 |
懺雲法師生平與志業略考 |
漢傳佛教研究的過去現在未來 |
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 |
2015-04-01 |
665-684 |
|
4 |
朱文光 |
漢文佛典譯詞變化初探:以大正藏所見「中陰」、「中有」、「中蘊」等譯詞為例 |
2013年佛學與人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|
逢甲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|
2013-12-01 |
頁133-144 |
逢甲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|
5 |
梁麗玲、朱文光 |
從寫卷題記看唐代佛典翻譯 |
唐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|
里仁書局 |
2008-11-01 |
211-236 |
國科會NSC 95-2745-H-035-004-HPU |
科技部計畫
科技部計畫
|
計畫名稱
|
計畫日期(起)
|
計畫日期(迄)
|
計畫編號
|
擔任工作
|
1 |
懺雲法師年譜傳記之編寫與研究(Ⅱ) |
2012-08 |
2013-07 |
NSC101-2410-H-035-030- |
主持人 |
2 |
佛教律儀的意義與價值:以大專女學生齋戒學會為例 |
2012-07 |
2013-02 |
NSC101-2815-C-035-049-H |
主持人 |
3 |
懺雲法師年譜傳記之編寫與研究 |
2011-08 |
2012-07 |
NSC100-2410-H-035-035- |
主持人 |
4 |
唐代中外文化交流與傳播-子計畫三:從唐代佛經翻譯看中外文化交流(3/3) |
2008-08 |
2009-07 |
NSC95-2745-H-035-004-HPU |
主持人 |
5 |
唐代中外文化交流與傳播-子計畫三:從唐代佛經翻譯看中外文化交流(2/3) |
2007-08 |
2008-07 |
NSC95-2745-H-035-004-HPU |
主持人 |
6 |
唐代中外文化交流與傳播-子計畫三:從唐代佛經翻譯看中外文化交流(1/3) |
2006-08 |
2007-07 |
NSC95-2745-H-035-004-HPU |
主持人 |
產學合作計畫
產學合作計畫
|
計畫名稱
|
計畫日期(起)
|
計畫日期(迄)
|
擔任工作
|
1 |
【媒體+科技】學分學程推動計畫 |
2019-02 |
2019-08 |
共同主持人 |
獎勵及指導學生獲獎
獎勵及指導學生獲獎
|
年度
|
獲獎名稱
|
授獎單位
|
獲獎日期
|
備註
|
1 |
103 |
逢甲大學論文著作獎勵優良獎 |
逢甲大學 |
2014-11-15 |
漢文佛典譯詞變化初探:以大正藏所見「中陰」、「中有」、「中蘊」等譯詞為例 |
2 |
101 |
100學年度教學優良教師複審入圍 |
逢甲大學 |
2012-11-15 |
逢甲大學51周年校慶特刊,p.47。 |
3 |
101 |
逢甲大學論文著作獎勵優良獎 |
逢甲大學 |
2012-11-15 |
《中有聞解脫》相關文獻述評 |
4 |
101 |
國科會大專學生研究計畫 |
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|
2012-08-01 |
本人指導學生 |
5 |
99 |
逢甲大學論文著作獎勵 |
逢甲大學 |
2010-11-15 |
漢語知識版圖的新規劃:邁向文化符號學之路 |
6 |
98 |
逢甲大學優良教材獎勵優等獎 |
逢甲大學 |
2009-11-15 |
佛學研究導論 |
7 |
98 |
逢甲大學論文著作獎勵 |
逢甲大學 |
2009-11-15 |
從寫卷題記看唐代佛典翻譯 |
8 |
98 |
逢甲大學優良教材獎勵優等獎 |
逢甲大學 |
2009-11-15 |
西藏佛教生死學 |
9 |
98 |
98學年度優良教材優等獎(兩次) |
逢甲大學 |
2009-11-03 |
教務處98年11月3日200960842號文核定 |
10 |
97 |
逢甲大學論文著作獎勵 |
逢甲大學 |
2008-11-15 |
楊文會《孟子發隱》探析 |
11 |
97 |
逢甲大學優良教材獎勵優等獎 |
逢甲大學 |
2008-11-15 |
大學國文魔法書 |
12 |
97 |
97學年度優良教材優等獎 |
逢甲大學 |
2008-10-27 |
教務處97年10月27日200858982號文核定 |
13 |
96 |
96學年度優良導師 |
逢甲大學 |
2008-08-15 |
|
校內外演講
校內外演講
|
演講題目
|
邀請單位
|
演講日期
|
1 |
【人文與科技前瞻論壇】人文與科技的對話:2030年的社會想像 |
逢甲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|
2019-06-04 |
2 |
人文創新論壇:解開24個經典心理學實驗的秘密 |
逢甲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|
2019-04-22 |
3 |
公文撰寫 |
逢甲大學大眾捷運概論學士學分班 |
2015-08-23 |
4 |
從「方法」到「方法論」:為論文品質把關的利器 |
逢甲大學圖書館學術論文精進坊 |
2015-07-20 |
5 |
逢甲大學新進職員教育訓練:國語文表達能力 |
逢甲大學秘書處 |
2015-01-28 |
6 |
談論文寫作的「方法」與「方法論」 |
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 |
2014-11-05 |
7 |
國文教科書的編寫與教學 |
臺中科技大學 |
2014-11-01 |
8 |
唐代真言宗的傳播與現代容受 |
逢甲大學101學年度學院特色計畫 |
2012-11-28 |
9 |
33堂大學先修課:高中課堂外的大學風景 |
華盛頓高級中學(敦睦派遣編號Ch101015) |
2012-10-07 |
10 |
雪域佛教史話 |
中華民國普賢法譯學會 |
2012-09-01 |
11 |
新聞寫作 |
逢甲大學公共關係室 |
2011-12-08 |
12 |
拋磚引玉談大學國文課程之設計 |
大同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|
2011-11-18 |
13 |
經典閱讀名人講座:閱讀《白色巨塔》的一百零一種方法 |
亞洲大學教學卓越計畫「藝文閱讀采風坊」 |
2011-03-24 |
14 |
高中生最IN的讀書策略:如何撰寫讀書報告及專題論文 |
臺北中和高中 |
2008-08-26 |
15 |
專業術語的創意表達 |
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|
2008-08-01 |
16 |
大學國文課程的理論與實踐 |
中臺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|
2007-10-31 |
17 |
大學生的危機與挑戰 |
明道管理學院 |
2005-10-26 |
教材與作品
教材與作品
|
學年
|
出版單位
|
作品名稱
|
作者群
|
作品類別
|
1 |
95 |
逢甲出版社 |
大學國文魔法書「入室關鍵」單元 |
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 |
複合教材 |
2 |
96 |
台北:文津出版社 |
佛學研究導論 |
朱文光 |
教材 |
3 |
96 |
台北:文津出版社 |
西藏佛教生死學 |
朱文光 |
教材 |
4 |
96 |
台北:聯經出版社 |
大學國文魔法書 |
余美玲.李寶玲.朱文光等 |
教材 |
5 |
96 |
台北:聯經出版社 |
大學國文魔法書第十一、十二單元 |
大學國文教材編輯室 |
教材 |
6 |
96 |
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/聯經出版社 |
大學國文魔法書 |
余美玲.李寶玲.朱文光等 |
複合教材 |
7 |
103 |
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|
大學國文二重奏 |
黃敬欽、余美玲、徐培晃、李時銘、宋建華、黃麗頻、鄭慧如、洪英雪、徐培晃、楊美美、彭妙卿、楊美美、彭妙卿、朱文光、張才興、宋建華、黃敬欽、梁煌儀、陳兆南、余美玲、李寶玲 |
教科書 |
-
回頁首
-
回上一頁
- lp.xsl:TeachersLP,cp.xsl:TeacherCP
|
|